Search

2012年8月30日星期四

我們的祖先系列︰《分成兩半的子爵》,《樹上的男爵》,《不存在的騎士》 - 伊塔羅.卡爾維諾 (Our Ancestors - Italo Calvino)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Our_Ancestors

我們的祖先系列,包括︰《分成兩半的子爵》,《樹上的男爵》和《不存在的騎士》。

「我尤其想請讀者注意故事意象和情節所提供的道息課題。《分成兩半的子爵》討論了缺憾、偏頗、 性的匱乏;《樹上的男爵》的題旨則包括孤立、疏遠、人際關係的困頓;《不存在的騎士》探索空洞的形體以及具體的生命實質,自我建塑命運以及入世的意識,還有出世的全然撤離。」P.10

作者親切地寫下了三個故事各自的主旨,讓我們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來思考。當然看倌們還是可以往冷戰分裂、知識份子於政治洪流中進退和機構人的方向思索。

三個故事都簡明易懂,各故事的主旨都能夠在不同篇章中輕易跳出,又不會令人感到突兀,手法非常高明。

「我真希望可以把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剖為兩半,就像切鱆魚一樣,」舅舅低頭看着岩石上抽搐的剖半鱆魚,加以撥弄,「如此一來,人們才能夠擺脫他們的完整面貌、不再笨拙無知。本來,我也是完整的一個人,所有的事物對我來說都是自然的、含混的,我的腦袋就像氣體一樣空空蕩蕩。那時候,我以為自己見識了萬物的全貌—未料,我只看見表象而已。孩子,如果你有機會變成半個你自己—為了你自己好,我真希望你變成半個人—你的智慧就能夠超越那些凡俗的完整頭腦。雖然這樣的你將會喪失半個自我、半個世界,可是剩下來的半個你將會勝過千百倍原來的你,一半的你將會更深沉可貴。而且,剖為一半的你也會開始期望把其他人事物全部剖半—因為只有在碎片之中,才找到美麗,知識,以及正義。」P.78

接着善良的梅達多說,「喔,潘蜜拉,被切成兩半其實是件好事。切成兩半之後,才會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物事都不完整、才會知道這種不完整會帶來悲傷。我本來是個完整的人,所以我不懂得什麼是殘缺。我麻木不仁,與身邊的苦慟憂愁擦肩而過。許多境界對完整的人而言,都是全然的陌生。潘蜜拉!切成兩半的人並非只有我自己而已,妳也是殘缺的、任何人都不完整!當我還是完整的人時,我不知道、不明瞭什麼是同胞之愛,可是同胞之愛卻是我現在的信念。我要和世界上所有支離破碎的、不完滿的人事物共享同胞愛!潘蜜拉!只要妳和我在一起,妳就可以學習感受每個人的痛苦!在照顧別人的同時,妳也將照顧了妳自己!」P.115

《分成兩半的子爵》內,左右兩邊不同的子爵對一半的感想。非常不錯的兩段文字,惡的一邊道出,一半因為沒有另一邊的制約,而能將自己的一半的屬性發揮更大,也因此加深了另一半所說的,更能感受到不同感情(這邊是同胞愛)的器量。惡所說的剖半,又並非物理上的剖半,而是精神上,道息上的剖開。也未必一定是一半,而是把相互制衡的知性剖開,完全發揮其所持的特點。雖然因為只有一部份的知性特點,而只能理解感受其一方的世界,但也因此感受體會得更深刻。

《不存在的騎士》,堅決遵守各種原則而生的騎士,在失去了自身騎士頭銜之後,自己的存在就突然被推翻。到底最後是真的消失了,還是脫下原則的盔甲化成風去了?

《樹上的男爵》少年的冒險故事(笑)。

沒有留言: